王峰喜欢安静的生活。在他眼中,“设计是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一种工作。设计师是走在前面引导大众消费的一种人。”
在这个设计泛滥浮华的时期,他一直默默地虔心于自己的领域。在中国这个汉字大国,近代,竟然没有一本象样的中国人编译的关于汉字细分化研究的书籍,在西汉还有许慎的《说文解字》,而在21世纪,我们看到汉字在异国才真的得以尊重。“文革”后,字体的研究也处于停顿的状态。在中国,70年代半期,上海成立了日本的森泽排字事务所,那时广泛使用的是修改后的明朝体。此后,从台湾,香港也有一些字体引进过来。八九十年代中国基本上采用这些字体。
近些年来,一些热衷于文字以及一些认识到文字重要性的有识之士,开始了开发中国自己字体的工作。
王峰
1971年出生,先后毕业于西安大学工业设计系,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设计系,获艺术学学士学位。日本字体协会、上海平面设计师专业委员会会员。
作品曾获首届华人平面设计大赛金奖、优秀奖、第6、7届日本东京森泽国际字体设计大赛森泽奖、日本首届21世纪亚洲设计大赛市长奖、第三届北大方正奖印刷字体设计大赛优秀奖。入选98国际传真图形艺术展、第38、39届日本京都设计大赏展、第5、6届特尔纳瓦国际海报三年展、第14届拉赫蒂国际海报双年展、深圳设计03展、第8届德黑兰国际海报双年展、第8届日本富山国际海报三年展、平面设计在中国05展、德国汉堡当代中国海报设计展、 2006X动力汉字主题国际海报邀请展、日本字体设计年鉴等。作品被多个国家文化机构、日本富山县立近代美术馆、斯洛伐克特尔纳瓦Jan Koniarek美术馆、芬兰拉赫蒂海报博物馆、伊朗德黑兰图形艺术博物馆、德国汉堡图形艺术博物馆等永久收藏。作品及访谈收录于《艺术与设计》等专业丛书与杂志。
王峰专访:
n 简单的介绍你自己下。
王:我是一个字体图形设计师。
n 你是西安人。西安在你的印象里是怎样的城市?
王:黑白色的城市。
n 怎么会选择到日本去留学?之后怎么又选择来上海?
王:当时我整天在考虑怎么做出很中国的设计来,那时好一些的设计都很洋,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阵子大家名片设计的的形式感都很强,为了追求英文的线条感,汉字设计的很小,小到影响阅读,那种设计应该不是我们自己的东西。日本的设计很棒,很东方,同样使用汉字,所以我想知道他们如何思考,是怎样教学生的。
上海是个很有魅力的城市,我想这样的城市应该有许多设计需要做。

n 可否谈谈您对设计中“借鉴”一词的看法?


王峰部分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