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字网,咱们只谈字体!  > 正文 返回 打印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

作者:蓝色理想  发布时间:2008-06-07 00:47:02  来源:蓝色理想

优秀奖

  徐瑞华——水之印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水无色、无味、无形,洒出去会流淌,积起来成水珠,滴在衣服上会有水痕。作品手绘而成,使用毛笔沾以水分为多,墨为少,一气呵成,若淡若浓,若清晰或模糊,表达对水之印的想象,水墨交融或积成墨渍或行云流水,一切品在字中。

  评委评语

  靳埭强:
  水墨是中国绘画与书法最重要的精华,它的浓淡效果更能蘊含文化气质。设计者巧妙地在凡纸上书写成一种具自由天趣的文字,在粗细、疏密、浓淡、虚实的比对中,显现了气韵生动的神韵。

  李少波:
  这款字给人很强的东方意韵。浅浅的水渍自然地将古隶的特征消融其中。令人感到古风扑面,却又不知风起何处...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Every character has a beautiful balance of black-and-white. Pleasing to look at.

  徐晨——徽州印象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创意来源于去年去黄山写生,淡淡水墨的古代民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黑白的对比干净和赋有忧伤的情怀,山间那浓重的自然水墨画更是让人无法忘怀。本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的折纸的形式,利用一面黑一面白的粗细不同的小纸条折叠出这些字,更加印象的表达我内心对安徽这个神奇土地的怀念。

  评委评语

  靳埭强:
  设计者能从生活中感受传统文化,吸收消化,并回归心手并用的创作原本,创造了朴实自然,充满雅趣的字体,可喜可贺。

  李少波:
  这款字借以材料来表现,形式新颖,利用折纸正反不同色的特点赋予文字另一个层面的意趣。令人惊叹黑白阴阳的关系原来可以借助汉字的笔画转承来阐释,并且可以表现得如此自然。在这里,汉字的智巧与朴拙合为一体,妙似天成。

 

苏长安——方块层叠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每个字都用若干个方块层叠而成,再通过方块层叠的次数分出黑、灰,从而用这个规律作出这套字体。这是我试图尝试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创作的字体,想给人一种对汉字写法的新认识。

  评委评语

  靳埭强:
  这是一款挑战难度的字体设计,它反其以线为主的造字基本,以方“面”代“线”,方块中的空间成为难题。设计者利用了面的透叠构成方法进行变化,成形一款文字,创意可嘉。但在实用上有难设的缺点。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Every letter is a piece of art! The idea is totally new and it is amazing to see that most characters are easily recognizable. Pleasing to look at.

  李少波:
  有趣的概念,美丽的画面。

  刘子超——人之出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此作品是要表达汉字都由人所想而产生的,没有人就不会有字的产生,所以每个字都突出了近似“人”字的笔画。

  评委评语

  徐冰:
  汉字书写与数字屏幕共有的时间之美。

  靳埭强:
  这是一种大胆实验态度进行创作的,设计师成功的把平面的字体,造成具空间感的视觉效果。摄影景深的视觉焦距也成为特点。当然这也在实用上变成缺点。

  李少波:
  虚实互左、黑白相映,汉字的整体美不再是重点,各种笔画细节在空间中游走,或前或后、或左或右。有点现代、有点古韵、有点数码,有点水墨,有点厚重,有点写意......

 

王天甲——汉字的平方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当两个“喜”字的图形张贴于图中的大街小巷为人带来新婚的祝福时,不禁赞叹到“double”的力量如此的强大。多“一”岂止是“1”的个体的单数,这其中蕴含了多少的“度”,增则多,减则无,“双”的概念体现了无限的适度和追求。此套文字的设计尝试了用“融”的手段达到“双”的目的,并试图通过汉字的图意完成“双”所能带来的情感传达,同时感受到了汉字结构无限的变化和包容性。

  评委评语

  靳埭强:
  作者由传统文字图形双喜找到灵感,创作了这种双体文字,趣味盎然。这种概念性的实验,由简变繁,挑战常规,勇气可嘉。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This work reminds me of the 西夏 letters. An interesting approach to make ‘simplified’ Chinese letters look more complicated. Fun to look at!

  徐冰:
  一种多有趣味的字体,表现出作者对汉字的热爱。

  李少波:
  传说中的仓颉长有四只眼,两两相重,这件作品略施巧劲,却得到奇妙的视觉效果,像古经中的河西字,象现代的乱码符,感谢那个四眼的造字之神,他赐予我们如此不可思议的文字。

  苏士鹏——仿宋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笔画采用刻本笔划风格,结构上在传统的结构上进行加宽。即保留了刻本的风格,又布局严谨。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A very well-balanced text typeface. Extremely readable in small size.

  李少波:
  该字体笔画刚健,结体严谨,空间合理。将版刻的神韵完美再现。

 

姜楠——气质宋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有一种高贵的气质,高挑与挺拔的字体自然也会给人以精神饱满的感受,体现出宋体的精,气,神。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It sounds easy to make an ‘out-of-balanced’ typeface but it is hard to do it well. This font is extremely successful and it’s pleasing to look at.

  李少波:
  以宋体为变形的基础。对部分笔画进行夸张处理,从而取得了一种奇特的效果。细细品味,其中既有雕版意趣,又不拘泥于古典风格的范式。笔画与字身的高低错落构成了这副作品的核心。文字横排后,微微的起伏波动与撇捺笔画的拉长处理使得文本变得雅致而生动。

  任燕卿——秾芳细楷/粗楷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秾芳细楷/粗楷的设计灵感来源于宋徽宗赵佶《秾芳诗卷》,原贴的笔划富于弹性,运笔挺劲犀利,风骨秀美洒脱,但结体上重心偏上,中宫紧缩,不适宜印刷排版的需要。秾芳细楷/粗楷的笔划设计延袭了瘦金书瘦硬有力,收放自如的特点,力求做到疏时不散,密时不乱。在结体上,综合了仿宋和楷体的特点,重心降低,中宫放松,沉稳中有灵动,变化中有规矩,更贴近了印刷和显示的需要。秾芳细楷特别适合作为中式的书籍正文字体用。秾芳粗楷适用于中式的书籍的装帧设计、海报设计等应用环节。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To me some characters like 喜 look too dark, but otherwise a well-balanced and readable type font.

  李少波:
  这件作品同样也是以瘦金体为基础,不同的是笔画宽度更为接近,字型也更加方正规整。书法手写的瘦金体有很多依靠周围其他字来产生的平衡在这里被减弱,代而以一种更为平和中性的结构来表现,这样的处理使得字的应用范围扩大,可以发现该字体无论是在大字号编排还是在小字正文中都表现十分优异。

 

王祺闵——透视体(粗、中粗、细)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横向左交会于A点,直画向下交会于B点(如下图)。结构动势由横画向右上方伸展,直画向左上方延伸,于是构建出这具有双重透视造型的书式,因名之为“透视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透视体”的横排阅读动线,由横画间之向量合力主导。直排阅读动线,则由直画间之合力统一。同时,在结体上仍然坚持易读、易认,加上是一套完全不用外框(outline),纯用单一直线制作的“stroke font”,具有容量小、显像快、省电、大小粗细缩放自如的优点,在简讯的传递等手机用途上,当可发挥高度的效能。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It has a certain characteristic but is very well-balanced. Fun to look at.

  李少波:
  将重心下调,既而又把笔画方向打乱,步步皆为大忌,然而细看又觉得并非不可,真可谓是险中求稳,乱中取胜。

 

叶长春——一线草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现有电脑中的中文草书每字皆特立独行,全然不顾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映带响应关系,而草书最讲究“气”,笔断意犹连。“一线草”一笔到底,力求在“气”上达到极致。竖排时字体全部因势首尾相连,任何两字皆可以“气”相连,有绵绵不绝不意。在创作过程中,因每字皆要求在一方框内,我于是不断寻找最适合各方块字相连的共同连接点,最后发现还是正中间的连接点最适合,且每个字的首尾连接角度在45度最为适宜,如果无法以45度开始或结束,则需要尽量靠近45度,或作一些其它处理,经调整字形及草法,所有字均可顺利连接。“一线草”行笔无提按,无粗细,只有单线体,类似于无表情字体,偏装饰类字体多一些,待“一线草”成熟后,我将增加提按、飞白等行笔中的更多要素。因中文草书的特点,“一线草”无法横排,只有竖排。

  评委评语

  小林章Akira Kobayashi:
The idea of creating a joining script typeface may not be new, but it’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do it well! This font has a flow and every character is well-balanced.

  南清群——古宋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这套字体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古籍书上的宋体字,它既有宋体的横细竖粗,端庄稳重的特点,又有仿宋体的活泼自然。

  评委评语

  李少波:
介乎于宋与仿宋之间的风格是这款字吸引人的地方。简化的直线更是强化了其历史渊源,刚劲大气、富于个性。

 

李江——简仿篆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该款字体的设计灵感源于小篆体,意在传承中国文化。但篆书与现代简体字相差比较大,难于识别,所以使用了简体字做基本字型,也是旨在与时俱进的一种想法。

  评委评语

  李少波:
这件作品一改篆书惯有的文弱气息,而以磅礴的气势取而代之,然而气势之下仍保留了篆书行云流水般的意韵。

  曹玉凯——木鱼字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中国汉字历史悠久,它标志着中国的文化发展的历程,然而给予美妙的意象,表现出国人的精神面貌,或许更能使中国文字更加完美。

  利用木鱼的外形与文字笔画的结合,勾勒出不同的画面,使文字更加形象化。字体的笔画角度不同,表达出木鱼敲打声音的不同,画面以及文字的笔画都不同的表现出现代国人生活的精神面貌。

 

阮红杰——回纹体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传统的回纹纹样与现代霓虹灯字的印象,曲折回旋,犹如迷宫,又仿佛记忆。整体设计既体现了汉字的奧妙和变化,又散发着汉字文化的光芒。

  苏士鹏——落叶

“方正奖”中文字体设计优秀奖作品欣赏_天极设计在线整理转载

  创作意图

  笔画采用刻本的笔画风格,结构上套用柳体楷书的结构,排版效果如随风的落叶,乱而有序。